索引号: | 431100000/2018-04513 | 发文日期: | 发布机构: | 腾讯体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应急 |
统一登记号: | 信息时效性: | 失效 | 文号 : | 永政办函〔2018〕5号 |
永政办函〔2018〕5号
腾讯体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腾讯体育:印发《腾讯体育: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腾讯体育: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府各办委局、各直属机构:
《腾讯体育: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腾讯体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月23日
腾讯体育: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为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稳步提升全市防震减灾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湖南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以来的防震减灾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防震减灾管理和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1.防震减灾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防震减灾工作管理机构和工作队伍进一步健全,防震减灾管理进一步规范。
2.地震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建成腾讯体育:市地震监测台网中心,在建江华地震台,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2.8级。
3.震灾预防工作不断加强。地震、发改、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等部门齐抓共管,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重大建设工程和城镇新建建设工程抗震能力增强,农村民居不设防的状况开始改变。地震、教育、科技、民政等部门持续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示范创建工作,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逐步增强。
4.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坚持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和疏散演练,强化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培训,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和社会公众应急避险意识得到提升。
同时,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1.地震监测与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地震定位精度不高,全市地震前兆信息捕捉能力不强,没有建成覆盖全市的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地震预警还是空白。
2.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有待增强。城镇老旧建筑、基础设施和大部分农村民居抗震能力较差,部分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仍然淡薄。地震小区划、活断层探测、震害预测等地震安全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3.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应急避难场所功能等有待提升。
4.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有待完善。防震减灾工作责任部门的权责不够明晰,合力不强。部分县区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是全面完成《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目标任务,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防震减灾事业面临新要求、新任务,也面临潜在风险。
1.面临潜在地震危险。我市位于湘西南,境内发育有多条地质断裂,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我市地震具有震源浅、烈度偏高的特点,且远震、大震也可能对我市造成影响或破坏。此外,市内涔天河等大型水库的建设和各矿山的开采也存在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自1977年以来,腾讯体育:有记录的地震有41次。目前,我省已有80多年,我市已有100多年未发生5级以上地震了,根据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能量积累与释放的一般规律分析,我市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危险正在逐渐增大。
2.面临社会治理新任务。防震减灾社会治理现状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改革,构建主体明确、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治理体系,依法规范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在防震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全面提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形成地震灾害群防共治的局面,促进融合式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综合运用法治、科技和社会力量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持续完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提升全市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以防为主,综合减灾。注重灾前投入和应急准备,切实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2.强化服务,融合发展。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促进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3.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强化政府主导,统筹推进城乡地震安全和公众防震减灾素质,提高全市综合防震减灾能力。
4.创新驱动,科学治理。创新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新技术,做到科学防灾、科学救灾、科学减灾。
(三)发展目标。
——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2.0级。基本具备地震参数和地震烈度快速测定能力。
——全市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达到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提高一度进行抗震设防。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能够依照本级《地震应急预案》快速、有序、高效应对地震事件。我市如发生中强地震,震后1小时内市和震区的县区、乡镇启动应急响应,有关部门提供震情和灾情快速评估结果;震后2小时内市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赶赴灾区,市应急救援队依照通知出动救援;震后12小时内受灾群众得到基本生活救助。
——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增强,全市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掌握地震避险技能。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测和信息服务能力。
1.优化地震监测网络。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增加观测手段,增强地震前兆信息捕捉能力。
2.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协助建设好覆盖全市的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和重点区域地震预警台网,实现地震烈度速报和重点区域地震预警,为抗震救灾决策和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提供服务。
3.完善地震信息发布平台。改造升级地震信息网络,完善全市防震减灾nba比分直播:与业务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服务”模式,建设地震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准确、便捷地为社会公众提供震情灾情等信息服务。
4.强化行业监管。新建大型水电站、大型水库的建设单位均应依法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实现数据共享,有效监测可能诱发的地震活动。
(二)提升城乡防震减灾能力。
1.提高城镇防震减灾能力。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和技术服务,扩大震害防御基础性工作成果在城镇规划、国土利用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范围。
2.提升农村防震减灾能力。按照省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指导意见,强化抗震农居建设的宣传引导和政策资金扶持。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农居建设标准体系,推广符合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设计图集。对农村建筑工匠进行培训,发挥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站、国土资源所、乡村广播站等单位的作用,推广抗震技术,引导建房农户建设抗震民居。
3.继续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工作。制定市级示范标准,规范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等工作。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1所(各县区1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2所(各县区2所)。创建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6个,市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1个(各县区1个)
(三)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1.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修订《腾讯体育:市地震应急预案》,逐级指导、修订各级地震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2.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市级综合应急救援队和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的装备和能力建设,组织应急骨干培训,补充部分专业装备,建设“反应迅速、机动性高、技术全面、训练有素、突击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应急队伍。本着自愿原则,动员社会公众,特别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大专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规范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管理,开展应急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3.加强应急演练和避险训练。组织开展跨区域、跨部门的地震应急模拟演练,完善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统一指挥机制,提高应对处置破坏性地震的能力。各县区5年内至少开展2次以上应急演练,人口密集的学校、医院、企业、社区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4.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市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实现省市两级技术系统互联互通。及时更新基础数据,不断充实完善市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结合政府综合防灾规划和应急体系规划,加大投入,按照有关标准统筹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完善应急避难场所标识和功能设施,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点)建设,确保地震应急所需。
(四)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
1.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继续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发挥机关干部、学生和防震减灾专家等群体的传播作用,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引导社会力量开发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产品,针对不同群体,通过不同载体、不同渠道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2.建立网上数字地震科普馆和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配合省防震减灾网上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建好市防震减灾网上技术服务平台,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推广防震减灾实用技术,提升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五)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1.完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出台基层防震减灾示范、群测群防等工作标准,提高防震减灾法治水平。
2.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为依据,优化防震减灾行业治理格局,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科技和宣传等多种手段,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能力。
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抗震设防要求行政审批改革,加强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行政审批工作,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制定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清单,有效提供地震速报、灾情速报、地震预警、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烈度发布等震情灾情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网络,完善公共服务机制,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四、重点工程与项目
(一)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1.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建设项目。配合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湖南分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地震监测台站和气象观测站点等场地,协助建设好13个地震烈度速报台站(江华2个、金洞管理区1个、其他县区各1个),建成覆盖全市的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和地震预警骨干台网,实现“一县一台”。
2.市地震监测台网中心建设项目。完善腾讯体育:地震监测台网中心建设,使其具备信息发布、视频会议功能,为全市地震监测、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的数据处理、网络通信、紧急地震信息服务提供技术保障。完成江华地震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地震监测能力。
(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1.农居抗震加固和示范建设项目。统筹考虑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农居抗震加固和改造工程。在全市创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示范点11个(每县区1个),其中省级农村民居防震保安示范点1个、市级农村民居防震保安示范点10个。
2.农村民居抗震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信息平台,为农民建房提供选址、设计、预算等服务。
(三)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1.应急指挥技术平台建设项目。新建市级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实现省市两级互联互通,实现在获取地震参数后,快速给出震害规模、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预估结果,及时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抗震救灾提供依据。
2.应急救援队装备建设项目。建设市级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补充装备。推进市级地震现场工作队装备标准化、专业化建设,配备基本的专业设备、个人装备和应急通移动终端等设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的作用,实现市县两级地震部门联动,共同推动规划任务落实,规范县区地震部门管理体系。
(二)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检查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检查机制,适时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推动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三)健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统筹资金,加大防震减灾经费投入,确保防震减灾主要任务落实和重点建设项目实施。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地震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地震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