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腾讯体育:拥有数目繁多、各具特色的古村落,2012年以来,腾讯体育:市共有85个古村落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它们有群山环抱、青山绿水的“颜值”,也有古色典雅、淳朴善良的“内涵”。这些古村落多数在偏远幽深之地,兀自停留在时光的角落里,守着一份清雅和宁静,诉说着腾讯体育:大地的历史、文化、民族的变迁,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近五年来,腾讯体育:籍摄影家潘华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穿梭在腾讯体育:大地,行程约5万公里,拍摄了腾讯体育:400余个古村落的文化元素,专业采集了包括但不限于石刻、木雕、老桥、古井、野塔、宗祠、门神、壁画、对联、古道、宅门、牌匾、惜字炉、凉亭、戏台……生活在古村落的百姓日常等等,目的在于抢救性地记录即将快速消亡的古村落文化元素。现选取部分予以刊发,以期用影像保存这些古村落的文化基因。
零陵周家大院。
从冷水滩出发,经过零陵古城,跨过南津渡大桥,到了富家桥镇人民桥,这里是潇水最大的支流贤水河。贤水河系潇水支流,全长19公里,经何仙观、阳河、大庙头、峦石山,于富家桥江口注入潇水,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同时具有悠久的人文积淀和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区内有清代“中兴将帅、抗法八大名将”之一王德榜墓,何仙姑故居、干岩头明清古建筑群周家大院,黄庭坚美誉“腾讯体育:淡岩天下稀”的淡岩及沿河两岸极具江南水乡特点的生态旅游资源。
车队沿着贤水河开了约二十分钟,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周家大院。听到了一阵阵的鞭炮声,那是村民们对城里远道而来的贵客表达热烈欢迎,村口的村道上,锣鼓喧天,长龙飞舞。梦中的周家大院就在眼前,有辉煌也有历史的沧桑。
我急不可待地走向周家大院“子岩府”的大门院。用眼睛去发现,用镜头去见证。那些青砖黑瓦木屋,那些刻在青石木头上的手工雕花。感叹旧时能工巧匠们的巧夺天工,我知道了什么是古色古香。一间间看,只是乡间陋室,整体地看,却是深藏在湘南乡下达半个世纪之久依然伫立不倒的民居奇迹。进了正门,走过一片空地,台阶两边是一面鼓状的石雕,是不是击鼓迎客的意思?三级台阶是不是代表三生有幸住在这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宝地呢?由于离贤水河边不远,所以就地取材,用鹅卵石加泥砌成的院墙,很坚固的样子。墙上有一些小洞,那是打土匪的电影中才能看见的枪眼,是户主防盗防匪所用的。
宅主周崇傅(1830—1892年)字少白,号子岩,为官清廉,一生管的银钱以亿万计,身在黄金白银中,但一尘不染,死后清贫。这座耗资数十万两白银的周家古宅,其建筑经费从何而来?原来周崇傅任喀什噶尔兵备道要职时,为沟通甲乙两河,他聚组民工,开凿运河,以利发展。此举被奸臣诬告,清廷不辨真伪,诏令自省,罢职受刑。崇傅身在边疆,一时难以辨明,又秉性刚直,终于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十二月十六日蒙冤自尽。清廷查明真相后,下诏平反,重金抚恤。其子扶柩回原籍,奉旨穿城。沿途各州县都派遣人员迎送。并下令各州县都要奉送银钱,以示安抚。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才从新疆运至零陵,据说到零陵时,所送给的银子已是用船装运了。
我们最先进入的这座周家大院叫子岩府,可能是根据周崇傅的号“子岩”来取名的。2007年6月9日至11日,由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同举办的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授牌仪式,周家大院正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院始建于明代宗景泰年间(1450—1456年),建成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后裔于明中期迁移至此生息繁衍,历26代近600年,故名周家大院。
院落三进三厅,进了院大门是一宽阔的平旷,中间是青石铺成的地墁。平旷两边没有铺满,我想并不是因为缺钱,主要是因为泥土草地可以起到更好地吸热、吸收地表水的作用,有利于环保。
二进的大厅上方还搞了吊顶,从这个吊顶看,就可以推测这是一户有钱人家,一般的乡下人家是不敢吊顶的。
在去往后面“新院子”的路上,看见一片荷花。根据史学界对周敦颐的出生地道县楼田村的《濂溪故里周氏族谱》和浙江《诸暨丰江周氏宗谱》《周氏破塘祖茔祭簿》《越城周氏支谱、周氏一世公世系表》和何仙观周姓的《周氏宗谱》记载的考证,何仙观周姓同是周敦颐次子周焘之后裔。这让人想起宋朝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的那篇《爱莲说》中那一句人人皆知的“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崇傅蒙冤自尽,清廷查明真相后,下诏扶回原籍,并下令各州县都要奉送银钱,以示安抚。周家后代得到意外之财后,当时周崇傅弟兄五人,除本家外,这弟兄四人也分给了一定的银钱,各置产业,并起造豪宅。前三弟兄的子侄愿意在涧岩头合建一个“新院子“。“新院子”的建造,从光绪二十一年(1895)开始,用三年时间做准备工作:打制石料、烧砖瓦和石灰、砍伐树木等,然后动工兴建,又用了五年时间,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即周崇傅死后十年才建造完工。当时木工的承包人是衡阳的肖师傅(肖驼子),因承包了这个宅院的建筑而发了财,在1951年土改时,被划为地主成分。他当时的学徒余某在本地,新中国成立前后曾多次与人谈及“新院子”的建造过程。在贤水河流域,捡鹅卵石,上至小马冲,下至船头,用去鹅卵石数千立方。
我最喜欢的马头墙,亦称“叠落山墙”,伫立在屋面两边之上,随屋顶的斜坡而呈阶梯形,也许是形状像一个马头吧,所以叫马头墙。屋檐飞翘,展望未来,诗意的瞭望。请把目光向下看,这些石头才是周家大院伫立不倒的根基,忘记它们的忍辱负重,就仅仅是走马观花。
周家大院面朝大河,背靠大山。前有清澈的贤水河,后有海拔935.5的锯子岭(大概是因为一座山相边像锯齿一样)。多年以前,门前这条沿河公路是没有的,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这条沿河路是1977年秋天,组织全县十余万民兵自带干粮参加治理贤水河筑好河堤后才修建的。我想当年周家的后代只能是坐船逆贤水河而上,把那些建周家大院的银子运回来的。古时候的交通主要靠水运。所以周家大院选择了离水近的地方,这是有道理的。一是交通,二是饮水及排水方便。说到排水,周家大院通过明沟暗沟天井排水,通往院外的水渠再排往贤水河中。四周高高的围墙把周家大院围成了一个封闭式的独立院子,白天开门迎客,晚上闭门防盗。进了院门,用走廊把所有的堂屋和侧房都一一连通,就算是下雨天,只要你的脚一踏进院大门,不用打伞,就可以走到院内的任何一间房中。房与房之间留有很宽的天井采光,故院内采光很好。四周是砖墙,院内是采用木构架结构。就是现在高层建筑所采用的框架结构,区别是现在是钢筋混凝土梁柱承重,而古建筑是由木梁柱承重,而墙是不承重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结构,院后的一些墙倒了,屋却依然不塌。
翻开《零陵县志》,我有个令人吃惊的发现,县志人物传列零陵古代人物共计蒋琬、黄盖、怀素、柳宗元、唐行旻、陈构、周希圣、王治溥、宗稷辰、周崇傅、王德榜仅十一人(其中还有几人实际并不是零陵出生的),而在周家大院里生活过的周希圣和周崇傅就占了两个位置,不能不说这是一块地灵人杰的宝地。
(作者:刘腾讯体育: 摄影 潘华)